徽州建筑,多少美丽?多少遗憾?(上)
来源: 黄山市徽州天成工贸有限公司    时间: 2020-12-15  浏览次数:1433  
时间: 2020-12-15  浏览次数:1433  

徽州建筑,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往,又将魂归何处?追根溯源,便要从千年前开始讲起:

转自“星球研究所”(https://www.toutiao.com/i6905963079431979532/)


01 一方净土

西晋末年,经历永嘉之乱、五胡乱华的中原,沦为战火弥漫的地狱,《晋纪》、《晋书》记录了当时的惨状:“中原士族十不存一”!

为了躲避战乱纷争,中原地区同宗同族的人们,一起抱团取暖,共同向南方迁移,他们急需一方净土,安身立命。

新安江、乐安河等众多河流,奔泻其间、哺育生灵,氤氲的水汽在山间缭绕,宛如仙境。

有山的屏障、水的滋养,于是,这里便成为,庇护先祖们的一方净土,被后世称之为:徽州。

而后,唐代末年的黄巢之乱,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,等几次大战,中原的强宗大族,纷纷来此求生避难。不过迁居之路,并非一帆风顺,徽州山水秀丽的另一面,是山地遍布、平原稀少,人们在北方居住的四合院,在这里没有充裕的平地承载,施展不开


而当地土著建造的干栏式建筑,即底层架空、二层居住的“楼居”,虽然适应南方的自然环境,但是全家老少的生活起居,都要挤在同一个房间内,多有不便。


面对种种难题,移民们何以安家?


02 一家一户

在人们安居乐业的渴望面前,没有什么难题不能被攻克,既然两种建筑形式,都不能满足居住的需求,那便进行一场,南北建筑大融合!

首先,是建筑内部结构的融合,干栏式的建筑结构为“穿斗式构架”,构件较小、节省木料;四合院建筑结构为“抬梁式构架”,其内部的使用空间,较为宽敞。

(穿斗式与抬梁式对比示意,檩条直接放置在柱子上,再用穿枋和斗枋连接为一个整体,是为穿斗式;柱上放梁,梁上架檩,柱子将梁层层抬起,是为抬梁式,制图@王申雯/星球研究所)

人们吸取两方的优势,在厅堂等重要空间,以抬梁式构架为支撑,在两侧山墙、卧室等次要空间,替换为穿斗式构架,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:“混合式构架”就此诞生!


其次,是附着于结构之上的,建筑形式的融合,移民们参照当地,干栏式建筑的“楼居”形式,将原本平铺在地面上的,四合院建筑抬升为2-3层,一般来说,一层中间布置厅堂。

(宏村承志堂,徽州的厅堂一般题有堂名,挂有代表家训的对联,正中供桌上的铜用来正衣冠,用来计时,往往用来放主人的帽子,有帽子表示主人在家,最重要的是寓意终生平静, 摄影师@阿呆)

两侧布置长辈或屋主的卧室,二层布置晚辈或女眷的卧室,如此一来,既能适应地狭人稠的山地环境,又能将家庭成员的空间分开。

(婺源篁岭民居中的二楼卧室,被用作婚房,徽州民居其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形成过程,明代的民居二楼为厅堂,称“楼上厅”,更多的保留了干栏式建筑的特色,清代的主要厅堂则由二楼转移到一楼,摄影师@郑哲文)


顶层的楼板处,还可以挑出木条,形成晒场,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。

(篁岭民居的晒场,摄影师@李文博)


而卧室、厅堂等空间,又因袭四合院的布局,在建筑之中围合出一方院落,干栏式建筑的“楼居”形式,让其在视觉比例上,显得幽深窄小,人们形象地称之为:“天井”。

(雨天中的天井,摄影师@方托马斯)


这种新型的院落,又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,天井内侧的二层,修有一圈座椅,上面雕花缀朵、镂空纤巧,是为飞来椅,在楼上生活的女眷,常常在此休憩凭栏,座位的弧形栏杆靠背,因而被称之为:“美人靠”。

在雨天,雨水顺着四周倾斜的屋顶,汇入天井,是为“四水归堂”,寓意“肥水不流外人田”,不知从前是否有佳人,倚着美人靠,静默听雨。

(美人靠,图片来自@汇图网)



第三,是建筑外貌的融合,干栏式建筑普遍,2-3层的外墙高度,迫使单层的四合院大门,从原本独立的建筑体,沦为高墙上附着的“贴片”,是为门楼。

四合院中的,垂花门、八字影壁等,不同建筑样式的门,通通以砖雕的形式,成为外墙的一部分,甚至于整块牌楼,都能“贴”在外墙上。

正所谓:“千金门楼四两屋”,门楼作为屋主人,财富与身份的象征,是为房屋的重点装饰之处,门楼上的砖雕,也往往细致繁复、争奇斗艳。一幅雕刻完善的门匾,从近景到远景,一般有7-8个层次之多,堪称巧夺天工。

(牌楼门,摄影师@熊可)

门楼两旁的石鼓、石狮,石雕也是精雕细琢,室内的木雕装饰,更是一绝,比如:两头雕刻流云飞卷,弯弯如月的,月梁

月梁,摄影师@小虎牙)

徽州民居中特有的元宝梁

(元宝梁,摄影师@李文博)


还有斗栱、窗扇,甚至是脚边的门板,房屋内部从上到下,所有木质的部分,均可雕饰,令人叹为观止。

(卢村木雕楼,摄影师@闻郊)


木雕与之前讲到的,砖雕、石雕,并称为“三雕”

人们雕刻的题材:动物如龙、凤、麒麟、龟、鹿、喜鹊、蝙蝠、植物如梅、兰、杏花、竹、菊、松柏、海棠,场景如耕种、砍柴、放牧、狩猎、宴饮,文字如福、禄、寿、宝,······,这一切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生活的愿望。

宏村承志堂的木雕《百子闹元宵》,摄影师@李文博)

当初避祸而来人们,不仅在此安家落户,还将生活经营得有声有色,从结构到面貌,这种由内而外的建筑融合,让移民们成功地创造出了,属于自己的居所。

(后续请看 “徽州建筑,多少美丽?多少遗憾?(下)”)

CopyRight © 2019 黄山市徽州天成工贸有限公司   皖ICP备13015201号-3   皖公网安备 34100402000219号   技术支持:黄山智慧城市科技